您所在的位置: FOF体育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正文
飞翔吧,中国飞航——记我国飞航事业55周年创新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6-09-02     信息来源: 三院

  时间是一条驶向未来的船。

  以富国强军为使命的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历经55个春秋的洗礼,正扬帆奋进,奔向新的地平线!

  新中国第一型岸舰导弹、第一型空舰导弹、第一型超音速飞航导弹……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响亮的大家族——“中国飞航”。

  55年来,依靠自主创新,中国飞航事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书写了新中国武器装备建设的恢弘篇章。

  全国首个智慧管网试点,航天企业首个跨国并购,为国产大飞机首飞添翼……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创新引领“五大发展理念”的当下,依靠自主创新,中国飞航事业勇攀军民融合事业高峰,助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2016年9月,中国飞航事业的诞生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迎来55周年庆典。

  55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到追求“超快、超远、超精、超强”,筚路蓝缕中,创新是飞航事业流淌不息的血脉。

  铸就神剑  创新推动富国强军

  1961年9月,一群来自祖国各地胸怀抱负的人们来到北京西郊的一片荒地,经过勘测考察,就地围个院子,盖几间厂房,中国飞航事业就这样在荒山野岭扎下了根。

  创业初始,遥远的渤海湾,战士们日夜期盼着早日能用上自己的海防武器,但我国第一型岸舰导弹“海鹰二号”研制的关键时期却遭遇中苏关系恶化。

  援助专家撤走了,图纸资料没有了,面对异常严密的技术封锁,要想拥有自己的导弹武器,飞航人只有自主创新这一条路。

  发动机油箱材料的耐腐蚀性是突破关键技术的最大问题,国内生产不了,也找不到可以替代的材料,如何平地起高楼?研究人员在门槛外徘徊。

  这时,小小篮球成为了创新关键技术的灵感来源。

  总设计师梁守槃从篮球的结构中得到启发,研制了双层皮球式油箱,里层耐腐蚀,外层坚固,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试验证明,“皮球油箱”完全符合使用要求,“海鹰”起飞了。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聂荣臻元帅激动不已:“人民海军终于有了自己设计制造的导弹武器!”

  从一张图纸,一个方案,一套系统,到一个导弹,创新之路,路险且长,三院人靠着“领跑飞航”的创新精神,在中国飞航导弹事业上不断开启追梦之旅。

  “飞鱼!中国飞鱼!”在国庆35周年阅兵仪式上,一位外宾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惊呼。此刻,在通过天安门前的海军部队方阵里,出现了雄姿英发的中国新一代飞航导弹。

  细长的身躯,小巧的翅膀,多棱的尾巴,外界立刻将其与此前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法国“飞鱼”导弹联系在一起。随后,质疑声传来:中国人能自行研制这样的导弹?!

  “这当然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型号总设计师梁守槃铿锵作答,“我还可以告诉你,它比法国的‘飞鱼’飞得更远!”

  使用固体发动机,体积小、重量轻,超低空掠海飞行,抗海浪干扰性能好,能钻进敌舰肚子里爆炸,这个被称为“玲珑一代”的小型飞航导弹,是中国飞航人引以为傲的“鹰击八号”。

  它还有一个更亲昵的名字“小二黑”——这枚中国最早的小型导弹曾经是个“黑户”,它是三院自筹资金闷声苦干出来的。

  “小二黑”要出世,第一大关就是要有一个小推力但工作时间长的固体燃料发动机。20世纪70年代初,这种发动机在国内还是空白,国外也不见资料。

  困难前,发动机研究所和总体设计部的十多位科技人员肩负创新使命,迎难而上。

  1973年10月,“小二黑”的主发动机样机研制出来了,但这时还没有建起配套的试车台。试验不能等,研究人员来到三院附近的一条荒沟开始点火试车。

  拔去野草,挖一个坑,把发动机的头部埋在地里,冒火的屁股朝天。为了防止它晃动、“跑掉”,再用铁丝固定在两棵树上。通过这种“砖头支锅做野炊”的办法,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随着发动机的步步胜利,“小二黑”终于有了正式“户口”。

  之后,在黄海试验海区,“鹰击八号”六发六中;在泰国进行发射表演时,它一举命中靶船,从此,“中国飞鱼”威名远播。此后55年,历经艰辛与磨砺,飞航导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新标注着三院发展的铿锵步伐。

  55年间,中国的飞航导弹或呼啸云霄写意长空,或翻江捣海搅动乾坤。其射程覆盖远中近程,发射平台包括舰艇、潜艇、飞机、车辆,飞行高度覆盖高中低空,飞行速度涵盖亚声速、超声速,能攻击海上、陆上等多种目标,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跨越。

  55年来,依靠自主创新和刻苦攻关,飞航人把“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神圣使命落实在每一次科研生产实践中,自主研制了10余个系列数40余种飞航导弹,八种武器装备先后参加了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式。2015年“九三阅兵”,作为集团公司参阅装备最多的单位,三院六型导弹亮相,再次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验。

  如今,中国飞航导弹事业正在开始一段全新的追梦之旅。围绕“飞航导弹、无人装备和空天飞行”三大领域,三院正在推进导弹武器装备体系的转型升级,建设国际一流飞航技术研究院,为实现中国人又一个璀璨神奇的“飞天梦”全力以赴。

  寓军于民  创新萌生新兴产业

  “中国人要有自己的大飞机!”2015年11月,国产大飞机C919总装下线,此刻三院的航天人也是激动万分,秉承“敢为一流”的创新精神,航天人也做好了航空事。

  为了实现蓝天上的中国制造,2011年,三院在镇江成立海鹰特材公司,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承担了C919大飞机后机身后段、副翼研制任务。为此,三院的80多名科研生产骨干分三批从北京奔赴镇江,在全新而陌生的环境里开启自力更生的创业。

  “前20年我们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希望后20年我们也能够为祖国的大飞机事业奋斗。”海鹰特材副董事长高志强说。

  不到两年,海鹰特材顺利交付C919副翼铁鸟试验件,在九家供应商中最早交付;临危受命交付C919首架机后机身后段,以航天精神保证了C919首架机按时下线。随着团队技术日臻成熟,现在飞机后机身后段从开始研制到装配好总共用时不到两个月。

  短短几年内,海鹰材料在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工艺上实现一次次成功攻关,获批7项实用授权专利,2项发明专利,通过了美国NADCAP体系认证、加拿大飞机制造商供应商能力考查等一系列资质认证,手握通向国际民航市场的钥匙。民航局代表在一次会议上说:“壁板类复材零件的成型方案,目前我们只认可海鹰特材公司的。”

  飞航人的创新不仅能上天,也能入地。

  城市地下管网是保障城市安全平稳运行的“生命线”,2014年,全国首个智慧管网德州试点项目花落三院。飞航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智慧管网系统,保障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运行。

  飞航人用航天精确探测和定位技术,普查地下管线信息,摸清“家底”;用航天复杂大系统集成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统一管理;用遥感、通信和控制等技术,加强管线监管和预警能力……

  一个个“埋在地下”的航天功绩撑起社会安全网,筑牢平安智慧城市的基底。

  三院人所做的远不止这些。纵观新时期,在“创新驱动,领跑飞航”的发展理念驱动下,飞航人一次次将创新应用在军民融合的道路探索上,投身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国计民生发展。

  研制的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打造了中国石油管道的本土“体检师”;

  建立机器人产业独立发展平台,推进航天机器人走向产业化;

  车联网项目实现20多个省布局,入网32万车辆,让城市交通管理,民众出行登上“互联网+”大台……

  从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到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从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从畅销海内外的复合管道到高低电压冲击发生器,三院为民用产业发展插上了飞航高新技术的翅膀,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惊艳转变。

  在“集团化运作、公司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理念指印下,“十二五”期间,三院的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大幅提升,民用产业实现收入近700亿元,整体经济大步跨越。

  不仅在民用领域遍开新花,三院也向国际化经营迈出关键步伐,三年间成功收购卢森堡IEE公司、英国AC公司,实现中国航天企业首次跨国并购。创新的发展布局为三院提升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也实现国际化经营业务结构转型升级。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三院人正将目光投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要在广阔的民用航天领域占有重要一席——打造空天飞行器,使人类未来大规模航天活动成为可能。此举将大大提升我国空间资源竞争优势,带动航空航天技术整体创新发展和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我国航空航天强国地位。

  而这样的创新和挑战,我们已经在路上……

  不断超越,引领中国飞航创新发展

  有人说,飞航人有独特的精气神,是“等不起”“慢不得”的决心,是“坐得住”“埋头干”的毅力,更是“为人先”“做一流”的底气。问水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三院用“全院一盘棋”的研究院管理模式和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为飞航导弹事业的成功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源泉。步入发展新阶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前,三院创新的机制让千万个“基层大脑”活跃起来。

  “我觉得你刚才说的智慧云岗建设思路很好,但是现在局域网速慢的问题如何解决?”在首届三院创新发展论坛上,宣讲人话音刚落,就有人站起来发问。

  人山人海的现场,院内外专家组成的评估团队对每个项目进行热烈的评估和讨论,比现场更活跃的是思维的火花。

  这是三院为职工搭建的自由创新的平台——不设门槛、不搞初选、不定内容,直接面向基层研究室、事业部征集金点子,对创意种子提供培育支持。

  “集团公司和院里出台了一系列‘双创’举措,建立了专有云众创空间,让我不用离开奋斗了十多年的航天事业,也能创业。”航天创客李素敏说,这位地磁导航定位项目负责人在38岁迎来了创业生涯。

  三院里像李素敏这样的创客还有很多,目前创新发展论坛已为21个项目提供了1600余万的资金支持,为探索精神注入持续动能。

  创新的机制培育创新的人才,55年来,三院先后产生了7位两院院士,2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30余位国家级、省部级专家及学术技术带头人;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137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6项,一等奖12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7项。2013年,三院“巡航导弹先进突防技术创新团队”作为企业界唯一代表荣获首批国家级技术创新团队奖。

  创新的人才助推创新的事业,仅“十二五”期间,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纷纷落户三院,累计完成专利申请四千余项,获得授权2345项,专利申请及授权量连创历史新高,成功入选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回首过去,55年的中国飞航事业用创新精神谱写出一部不断超越,自主更新的传奇史诗。飞航型号装备体系不断完善,军用产业战略地位持续加强,民用产业规模效益逐步提升,国际化经营亮点纷呈,多元化发展成效显著,军民融合发展再上台阶。

  放眼未来,在航天强国的建设愿景中,作为中国飞航事业的领跑者,三院这艘大船正挂帆乘风,朝着国际一流的目标,全速推进中国飞航导弹事业和军民融合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文/郭倩  王绍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