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FOF体育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正文
第七期航天科工大讲堂开讲 专家、管理者论道创新 为转型升级增智
发布时间:2014-10-28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智慧云制造将为航天制造业带来怎样的变革?面向市场的新兴企业如何“内生外延”激发无限活力?信息技术企业如何适应互联网思维?

  10月23日,第七期航天科工大讲堂开讲,专题聚焦“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演讲内容涉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与集团公司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方向明,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刘汉滨,总会计师、党组成员王云林等在主会场聆听讲座,所属单位在各视频分会场参加活动。




  二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李伯虎院士全面介绍了智慧云制造的理念和研究进展。

  李伯虎带领团队从2009年开始研究云制造,研发的我国首个基于互联网的云制造公共服务系统天智网,已经吸引了超过4500家企业注册。该网站将致力于建成从银行金融到政府公共服务再到物流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或将成为制造业的阿里巴巴。

  李伯虎建议大力加强云制造与3D打印技术的融合,并关注两个重点,一是数字化、互联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深度融合,二是以人为中心,因为“技术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人”。

  中国航天科工一院院长陈少洋讲述了一院重组成立5年来,从规模小、实力弱的状态起步,紧紧围绕“三创新”,依靠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驱动的凤凰涅槃般的发展历程和经验。

  “对于一院这样完全面向市场的新兴企业来说,要更好、更快、更灵活地适应市场要求,增强价值创造能力。”陈少洋如此总结道。

  当前国内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与传统产业融合渗透。面临这样的机遇和挑战,航天信息董事长时旸带领公司制定了一系列转型升级战略,包括创新驱动、人才强企、资本运营等。

  战略如何落地?他们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转变思维方式,用互联网思维指导发展。二是激发企业活力,从管理、人才、市场、资本等各方面挖潜。

  时旸反复说明,转型升级并不是赶时髦随大流,而是顺应形势变化、把握市场特征而作出的主动选择。(文/倪伟  摄/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