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FOF体育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航天科工九院红阳厂三招应对金融危机
发布时间:2009-04-07
       前不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九院红阳厂十件大事评选揭晓,“民用产业发展”以97.83%的得票率拔得头筹,这在过去的21年的评选中尚属首次。
  2008年,该厂民用产业产值自2000年以来占总产值的比重大幅提升,且增长了35%。在来势迅猛的金融危机中,该厂何以取得佳绩?
  第一招:将发展压力转化为应对危机的动力
  长期以来,红阳厂民用产业的产值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2007年,该厂民用产业发展迎来一个小高潮,产值创历史新高。去年2月,该厂召开职代会,厂领导综合分析了工厂形势任务后,提出了“红阳冬天”的概念,在确保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完成的同时,要求大力发展民用产业。一石激起千层浪,职工们都不能理解,连续19年保持盈利的企业怎么一下子就进入了“冬天”?“冬天来了,我们怎么办?产品在哪里?市场在哪里?”职工们对工厂未来的发展充满疑惑。
  面对初次“下海”,该厂一方面加大形势任务宣传教育力度,把企业面临的环境挑战、发展压力和应对措施向职工交底,鼓励和引导职工变压力为动力,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夺取胜利。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研究确定了“自主研发、配套生产、协作加工”三管齐下的民用产业发展思路,只要可以把规模、效益做上去,哪种方式都应积极实践,并从三方面助推民用产业的发展。该厂一是成立机电装备科技研发中心,广伸触角,捕捉市场信息,开展项目论证,培育并孵化优势产品;二是优化经济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潜能,为规模化发展积蓄能量,并在资源方面给予最大支持。一系列发展民用产业的组合拳犹如定海神针,稳定了“军心”。
  人心齐,泰山移。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创新让该厂干部职工的激情在“冬天”里释放。
  第二招:“独一无二”与“数一数二”共同发展
  红阳厂生产的摩托艇,因其“独一无二”的高品质,已销往26个国家和地区。但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萎缩的影响下,摩托艇的海外销售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面对压力,该厂迅速调整战略,按照“抓销售、出新品、护自身”的思路,着力做好国内市场的营销布点工作,并加大游艇等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以形成系列产品。同时,该厂还通过参加各类展会、比赛等扩大知名度,使摩托艇成功打入北京奥运会,为青岛帆船赛区提供了水上服务,在具有国际水平的平台上展示了风采。
  机电成套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一直是该厂民用产业中“数一数二”的。翻转平台项目是该厂近年来打入特变电装备市场的新型产品。在“冬天”,该厂职工内修品质,外树形象,通过做产品把诚信留给用户,在用户的口口相传中把产品从南做到了北,打响了品牌。这一产品与打入船舶领域的新型环保涂装设备在销售收入方面形成该厂民用产品的两大支柱。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是该厂核心技术之一。该厂自主研发的非金属发动机覆盖件,成功为“猛士”车配套,为该车一举夺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立下功劳。
  在“冬天”,该厂对内强化经营管控水平,对外锤炼市场开拓能力,去年民用产业产值同比增长82.2%,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奏响了“冬天”里的奋进曲。
  第三招:开源创收,聚沙成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红阳厂领导针对市场发展趋势,提出了开源创收的要求,并进一步明确了推动开源创收的相关措施,营造单位有指标、人人担责任、八仙过海、勇闯市场的氛围。
  在开源创收中,该厂依托集团公司和九院的知名度,千方百计寻求合作伙伴。去年,该厂与上海一家合资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为其生产加工新型环保产品。从设计、试制到交付产品,该厂只用了半年时间,不仅得到了合作伙伴的高度评价,而且极大地提升了该厂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了开源创收项目的重大突破,成为民用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开源创收中,该厂充分发挥优势专业、技术的辐射作用,赢得了市场竞争先机。搅拌摩擦焊焊接技术和旋压成形技术,是该厂两大优势技术。钣装车间“旋搅组合”形成新的优势技术,向社会大力推介,通过外协加工,广开财源,去年该厂开源创收项目共签订了400万元的合同。该厂复合材料与特种工艺车间、机加车间,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设备资源优势,从承揽来料加工做起,再到成套部件包料加工,聚沙成塔,一点点积累,两大车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百万元,成为“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并不可怕,只要准备充分,措施到位,迎难而上,“危”中寻“机”,“越冬”就会轻松。“冬天”里,红阳厂收获的不仅是民用产业产值的翻番,还有掌握的大量市场需求信息和一支经过市场洗礼的队伍,这些都为今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文/康群 李宏文)
       (责任编辑: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