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FOF体育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六院:全面复工复产 打赢年底冲刺仗!
发布时间:2022-12-12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六院

各项工作全面复工复产,六院全体干部职工都在奔赴一个共同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大家争做先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化为攻坚全年目标任务的动力,打赢这场年底冲刺仗!

冲锋在前是担当

41所这支队伍基本由年轻人组成,他们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

在年底全面冲刺攻坚的特殊时刻,为保证各项科研任务正常推进,大家的压力都很大。团队紧密协作、配合默契,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工作方法。

面对需要下发设计文件的紧急任务,他们“新老搭配”,有经验的老职工把控文件核心内容,新职工校对文件格式、办理签署流程;面对各型号产品集中出厂、集中复查的情况,他们“粗细结合”,设计人员按照报告模板补充相关内容,技术骨干统一进行细节把控。大家通力协作、互相配合,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各型号的技术状态明确、产品交付出厂、地面试车准备、现场技术保驾、竞标方案论证、项目申报等重点工作。

工龄近20年的老同志覃飞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他承担起了多个产品型号的论证工作,与总体部视频沟通协调、写报告、出方案,帮助大家处理电脑上的技术问题、传递各类文件,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运转。每天工作至深夜是常态。

某型号需要在短时间内下发设计要求,在任务多、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为保证进度,野邵文主动补位,迅速与相关人员沟通,收集产品初步论证材料、逐项梳理技术状态,在全面了解产品状态后,马不停蹄开始编写设计要求。顺利完成工作后,他长舒了一口气,看到手机未接来电都是家里打来的,回拨过去孩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生日快乐!”

年轻人吕晓宇也在电脑前忙碌着,某项产品能够按期生产离不开他加班加点的努力,前期疫情封控期间,他不在家,不满三岁的孩子只能靠妻子一人照顾,“还好所里给家人及时送去了生活必需品,能让我更踏实地投入到工作中。”

临近年底,他们以微光汇聚成了最耀眼的星火,点燃了这段不平凡日子里的每一个瞬间。

试验成功是硬道理

炽烈的火焰冲破迷雾的裹挟喷涌而出,轰隆隆的声响似是要赶走一切阴霾,一发大型试验再次获得圆满成功。年底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氛围越发浓厚,601所的“老班底”,则继续顽强战斗着。

疫情期间,原本三个研究室90多人合并重组,组成“逆战”试验突击队,他们勇挑重担、硬核出击。

冰雨滴答,每个人都在超负荷运转,蒋韫韬和杨全海作为试验现场负责人,是团队的主心骨。他们再三叮嘱大家:“身体不舒服要及时说,工具房里有热水和零食,千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开展试验。”

腿不舒服,脚也肿了,尽管这样,老师傅冯国庆和“新转岗”的高伟还在为了采集数据而忙碌着。每次试验都需要准备几十路的传感器,两人不是在制作就是在安装传感器的路上,同时还要兼顾高速摄像系统。上一发刚结束,来不及休息的两人无缝衔接下一个试验任务。

“我重新换一根线缆咱们再正式标定”,李田军揉了揉通红的双眼说道。试验准备阶段,精度一直达不到任务书要求,他和周静正在逐个环节查找原因,眼看自查无果,他们找来堪称“火眼金睛”的李新国。2个小时后在3人共同努力下,精度达到了要求的万分之二点四。

解决了“堵点”,标定小组的人员又像上了“发条”,拆卸、标定、保存……直到凌晨才关掉设备收拾妥当。“锵锵锵、哐哐哐……”曹振龙俯身埋头调试着工装。装调组的在岗人手更少,但工作量却不减。他从台体返回,没来得及去工房喝口热水,就被叫走解决其他问题。他在几个台体间不断辗转,调试精度始终保持着专业水准。

另一间工房里,马新宇和王保重搬着沉重的仪器,不停地调换着各个角度进行摆动、测量。每个人再三核对细节,确保试验数据真实有效。

试车台、控制间、办公室……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虽然异常辛苦,但他们始终认为——试验成功才是永远的硬道理。

奋力拼搏终获丰收

四季度以来,西安自动化轻载转运机器人研制就在进行最后的联合调试,承担这项任务的青年突击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丰收。

轻载转运机器人研制是研发中心落实公司“十四五”综合发展规划的重要抓手,部门上下高度重视。为了缩短产品研制周期,轻载转运机器人研制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们有序分工、默契配合,从前期调研、零部件选型、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到总体装配、产品研制各环节紧密衔接。研制任务开始以来,从清晨到夜晚,公司13楼的走廊里总会遇到正在进行调试的队员们的身影。

作为公司自主研发导航机器人产品系列的首款产品,轻载转运机器人的研制需要从机械结构、嵌入式软硬件、算法、传感器、电机驱动等多个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在一次对机器人的功能进行调试时,机器人一直无法正常进入指定位置完成顶升托运料架的指令,队员们都有些着急。这时,青年突击队队长站了出来,他安慰大家道:“遇到问题我们不要怕,要冷静分析原因,看是不是机器人避障的范围设置过大,导致它无法识别出准确的料架位置。”有了队长的打气和指导,队员们又鼓足了干劲。经过不断的尝试和调整,机器人很快就顺利完成了功能指令。

为了追赶超越同行的技术水平,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特别重视调研学习,积极参加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技术博览会和线上技术交流会,主动到现场调研客户需求。因为在这群年轻人心里,早已形成共识:要深入产品一线,知己知彼,不闭门造车,要从用户的角度解决其痛点问题,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目前,轻载转运机器人产品已初步完成了自主导航避障和转运货物功能调测。“近期,在公司访客接待活动中,我们已经可以见到轻载转运机器人样机靓丽的身影,相信不久之后,就能在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它专注而忙碌转运货物的英姿。”突击队队长说道。

追赶超越谋发展,突击队员不畏难。这支青年突击队作为公司青年员工奋发拼搏的一个缩影,他们正用自身所学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向完成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发起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