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FOF体育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二院产品护航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空间站组合体
发布时间:2022-11-01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后续,将按计划实施梦天实验舱转位,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系列技术产品,为梦天实验舱发射及其与空间站组合体的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三个舱段,也是第二个科学实验舱,由工作舱、载荷舱、货物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吨,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参与空间站组合体管理,货物气闸舱可支持货物自动进出舱,为舱内外科学实验提供支持。

后续,完成有关功能测试后,梦天实验舱将按计划实施转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做好迎接梦天实验舱来访的准备。

其中,二院自主研制的多项产品参与此次任务。

高端科技护航“胖五”升空

23所研制的测量雷达,能在运载火箭发射上升段进行外弹道测量,为发射场指控中心实时提供火箭距离、方位、俯仰等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火箭上升段运行状态,为安控系统和其他设备提供重要信息。自文昌发射场开启以来,该雷达在历次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保障中始终保持稳妥可靠、每战必胜。

“中国精度”再现九天之上

在“梦天”的征途上,高精度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关键一环,而由25所研制的微波雷达正是为交会对接“穿针引线”的太空“红娘”。

作为关键测量敏感器,微波雷达主要作用在中远程范围,由雷达主机和应答机两部分组成,分别安装在梦天实验舱和天和核心舱上。开机后,可迅速为两个舱段建立通信,稳定输出高精度的距离、速度、角度等测量信息,实现远距离捕获、稳定跟踪、精准导引。自2011年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的首次任务以来,这是该微波雷达系列产品第十一次出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持续以稳定可靠、屡战屡胜的优异表现为空间站建设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如果说在空间层面,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是高精度的“千里眼”,那么在时间层面,由203所研发的空间主动氢原子钟和频率比对器(频率比对与分配单元)则可以说是高精度“测量时间的源头和标尺”。

采用“小型化”设计思维研发的空间主动氢原子钟装载于梦天实验舱高精度时频柜中,能为空间时间频率系统提供连续稳定的时间频率标准信号,具有优秀的中短期频率稳定度,将和其他频率标准系统一同构成太空中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最高的时间频率基准系统。频率比对器能对时频柜系统内原子钟等时间频率信号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并为其他载荷分发传递超高精度的时间频率信号。

“小”产品发挥大效能

在梦天舱发射、升空及后续在轨期间,23所微电公司自主研制的多款声表面波滤波器应用于梦天实验舱通信系统、交会对接系统以及导航系统等,圆满保障试验舱通信、导航等关键部位的顺利运行,并提供全程保障服务。

这些比指甲盖还小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覆盖了多个波段,器件灵敏度高、损耗少、体积小,为整机性能提升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悉,所有滤波器均已通过宇航高可靠试验、发射阶段的巨大加速度、环境应力剧烈冲击,以及外太空强辐射等极端环境的检验,这些体积不足指尖大,重量“微乎其微”的小产品,以其稳定的高可靠性为发射任务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