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FOF体育 党建文化 航天人物 正文
【2017航天科工感动人物候选人事迹】失独母亲和她的儿子们——二院706所爱心团队
发布时间:2018-01-05     信息来源: 二院

2016年7月31日,清晨,一位年近甲子的母亲,目送她唯一的儿子,兴致勃勃地和同事前往北京郊区度假。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那天下午,母亲突然接到了儿子的电话。

“妈…我病了…正在救护车上赶往房山医院…你们别着急…我没事…”紧接着,电话里传来医护人员的声音。“不好!晕过去了…”

当母亲火速赶到医院抢救室时,看到的是儿子赤裸着上身、瞳孔涣散地躺在救护床上,还有一条笔直的长线静止在呼吸机显示屏上。

“心脏病突发,最佳抢救时限只有30分钟,已经过去多时了。”医生说。

母亲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低下了头,安静地把儿子冰冷的双手放在了自己的怀里,用颤抖的右手为儿子合上了双眼。母亲深知,这已是她能够带给儿子的最后的温暖。

就在临别的那一刻,儿子的眼角流出了一行眼泪。

7月末的盛夏,天却黑的格外的早。母亲在儿媳的搀扶下回到家中,那是一间入住不足百天的婚房。那天夜里,母亲已记不清和儿媳抱头痛哭了多久。只记得整理好儿子的遗物,摘下挂了83天的大红双喜,换上儿子遗像并点燃一柱香的时候,窗外的天空已经泛白。

2

8月6日,是儿子过世的“头七”。

八宝山灵堂外,儿子的6位挚友——同事叶伟、孙浩、王绍兴、雷岳强、王明、聂震早已在此等候,帮着母亲一起将儿子的骨灰移至追思堂。他们带着鲜花与祭品,还有浓浓的兄弟情,依次在遗像前焚香祭奠。

祭奠过后,6位男青年肩并着肩,围在了母亲身边。

“你去了,你的母亲就是我们的妈!”他们说。

伴随着一声声的“妈”,母亲感到内心无比震撼。此时此刻,这位失去至亲的母亲,又有了六个儿子。

在之后的“三七”“五七”“百天”,六个儿子都会陪母亲来到八宝山灵堂祭奠,尽着作为儿子的一份责任——倾听母亲的追思和诉说,陪伴母亲细数儿子年少时期的点点滴滴,讲述大学时期的有趣故事,关心母亲的身体健康,让母亲在失去一个儿子的艰难日子里,多了六份特别的“母子情”。

3

2017年5月,母亲已转让了在北京的房子,决定离开生活了八年的首都,回到哈尔滨的家,并将儿子的骨灰安排在老家北安市的墓园中。

临行前,六个儿子和母亲再次在八宝山灵堂会合,祭奠完后便帮母亲办理了“迁出”手续,一同向北京站进发。

送站的路上,当车驶入长安街,经过永定路的时候,抱着骨灰盒的叶伟有意将手臂抬高,希望能够让他最后再看一眼那曾经为之拼搏奋斗八年的地方……

站台前,六个儿子依依不舍地和母亲惜别拥抱。孙浩从怀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礼盒,不顾母亲惊愕的表情,将礼盒中的金手镯取出戴在了她的手腕上。

“我们一直想着送妈一个礼物做纪念,这个手镯是我们精挑细选为妈买的,寓意让爱时刻环绕着妈,请妈一定要收下!”孙浩说。

当列车汽笛长鸣时,六个儿子向着车窗内挥舞着手臂大喊:“兄弟!妈!我们会去看你们的!”

4

2017年7月31日,是儿子过世一周年的祭日。

因工作任务忙碌,六个儿子没能在当天赶往北安市墓园,只能通过电话向母亲送去来自远方的问候。

一周后,叶伟和王绍兴作为“第一梯队”,利用高温假期,携带着同事们的真诚牵挂,来到了北安市的母亲身边。久别重逢的拥抱和喜悦,让母亲感到格外的亲切,就仿佛再次见到了已离世一年的儿子……

次日清晨,北安的天阴沉沉的,就仿佛随时可能会下起一场倾盆大雨。叶伟、王绍兴和母亲一起来到了儿子的墓碑前,焚香祭拜后却迟迟不愿离去。

“纵千日等待,不会待到你的归来;纵万声呼喊,也唤不回你的回应;球场上尚有你的欢笑,实验室中尚有你的身影;长空中神箭划过的痕迹,是你献予祖国的财富;眼角蜿蜒的泪水,流淌着我们对你的回忆。愿天堂不再有病痛,好好休息吧,兄弟!”

此时,大雨从乌云中倾斜而下,三人在墓碑前一起抬头遥望天空,此时已很难分清,流过他们脸庞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5

为了帮助母亲走出阴影,叶伟、王绍兴利用难得的假期,陪伴母亲去游玩了坐落于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正要经过岛上一座仅有一米宽、百米长的木板浮桥时,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大雨,母亲站在浮桥前望而却步。

二人撑起雨伞,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母亲,一步一步通过了浮桥。

“妈,刚才过桥的时候,您害怕了吗?”

“不害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是因为两个字,你们猜猜看。”

“勇气”王绍兴回答。

“信任”叶伟回答。

“都答对了,现实生活中的我,就如同是在步履艰难地过‘独木桥’,幸亏有你们这些懂妈的好儿子,是你们的悉心陪伴,带我走出了黑暗的深渊,让我感受到了如同亲儿子在身旁一样的开心和幸福。都说男孩心思粗犷,在我看来你们却胜过女孩的细腻柔肠,使我这颗孤独痛苦的心,从此不再凄凉。”母亲紧紧握住了两个儿子的手。

6

回忆和六个儿子相处的一年时光,母亲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做人是那么的善良与朴素,做事是那么的认真的严谨,对待兄弟是那么的坚定与忠诚,对待亲人又是那么的温情与贴心。

正因如此,母亲备感欣慰。她为自己是一名航天人的母亲而骄傲,更为自己是六名航天人的妈妈而自豪。

从在北京站临别的那天起,母亲便从未摘下过手腕上的那枚金手镯。每当思念离世儿子的时候,她就会轻轻地抚摸着它。

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出现在她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