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FOF体育 党建文化 航天人物 正文
穆良:30年练就“神枪手”
发布时间:2011-06-14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穆良

  穆良,8358所试验工厂装配钳工组组长,高级技师,曾荣获中国航天科工工艺攻关比赛三等奖,连续5年获8358所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1981年,脱下军装的穆良来到8358所,成为一名普通的钳工。这一干就是30年。如今,年过半百的他,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事迹,有的只是用30年的时间和热情诠释的一名普通装配钳工“在平凡中的坚持”。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最好并不简单。钳工苦,装配累,装配钳工则是一件又苦又累的工作,看似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考验着操作者的体力和毅力。当年和穆良一起工作的很多人因顶不住压力,都选择了中途退出。而他,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高超的技术,30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30年来,经他装配的型号产品到底有多少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也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每次装配任务,他总是第一个完成,并且完成得最好,凡是他经手的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均在99.5%以上,没有出现过批次性质量问题,组里成员都亲切地称他“神枪手”。

  熟悉穆良的人都说,他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爱“较真”。不过,他不是跟人“较真”,而是跟配件“较真”,跟难题“较真”。

  “较真”不是仅有一腔热情就可以的,还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穆良是20世纪70年代的初中生,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的自身条件,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向困难发起进攻,边干边学、边看边学、边问边学,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不断学习,穆良很快就成为了所里的技术骨干,多次在所级、院级和集团公司级技术创新、工艺攻关等活动中获奖。

  30年来,他共完成大小革新成果数十项,为所里节省投资近百万元,并多次获得三院技术创新奖,解决了不少设计、工艺技术“大难题”,为型号产品装配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对这些荣誉,他只是微微一笑说:“荣誉都是大家的。”

  穆良现在每天做的,仍然是那些既简单又容易的事。但他知道这些事情真正做好,并不容易,并不简单,需要用30年来形成的习惯去坚持。(文/张冰芹)

  (责任编辑:郑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