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FOF体育 党建文化 航天人物 正文
【2020航天科工感动人物候选人(团队)】牛新民:后勤装备研发的三个“员”
发布时间:2021-01-11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

23年前,现任中国航天科工航天汽车所属贵州特车副总工程师牛新民还是个24岁的毛头小子。怀着对航天事业的憧憬和热爱,他远离家乡来到贵州,成为航天科技队伍的一员。

工作后,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鼓舞下,牛新民从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具有丰富业务知识和经验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20多年来,他先后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航天基金奖、型号研制三等功、航天汽车“优秀共产党员”、中国航天科工“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今年12月,牛新民荣获了“贵州省劳动模范”称号。

“优秀指挥员”

从工程设计到产品试制,牛新民精心策划、积极调动,争当“优秀指挥员”,总能取得一个个大捷。

2013年6月,贵州特车承担的项目交货期迫在眉睫,要求10天内3个产品必须都达到交付状态。

交货期紧迫,产品却还处于加工零件的状态,在其他科研人员望而止步时,牛新民毅然承担起现场组长的工作。

在牛新民的精心策划和科学组织下,9天内,产品的各项试验合格,并在第十天开始发运。

2013年10月,项目运输装填车需要在12月底运至交付地点,参加试验,而当时产品还未达到装配状态,装配后还需对机、电、液、光进行全面调试。面对又一个挑战,依然是牛新民挺身而出,催零件、抓装配、预先调试……产品最终按期完成了各项试验,开赴试验场。

“优秀辅导员”

从方案构思、图纸设计到技术文件编制,牛新民不仅认真把关、找到不足,而且还会指明思路,提出既能满足产品功能又切合公司加工能力的解决方案。

工作中,技术人员对牛新民既敬畏又喜爱。敬畏是因为他认真负责、对工作严格要求,担心自己的设计存在不足;喜欢是因为遇到问题时,牛新民总能给出解决的办法。

在他的悉心指导和以身作则下,技术人员们成长迅速。牛新民先后带徒3人,如今个个都成为设计师及主管设计师。

在主管设计师小何眼里,自己的师傅牛新民是一名“优秀的辅导员”,他做事严谨,教徒弟用心,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设计、项目管理领域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教给徒弟。牛新民常能从繁忙的型号工作中抽出时间,加班辅导小何,帮他解决了很多工程设计中遇到的算法、结构优化等问题,助他成长。

“优秀战斗员”

哪里有解决不了的难题,牛新民就会冲向哪里。

2012年初春,项目处于初样设计阶段时,设计人员遇到了拦路虎。为此,牛新民和设计人员们苦战三天三夜,进行方案设计,最终攻克难关。

2013年6月,在产品研制现场,因缺少大型加工设备,产品的部件尺寸无法保证。牛新民得知后,立刻前往现场,帮助找出解决方案,并亲自指导工人进行焊接,直到产品检测合格,他才悄然离开。

同年6月,因缺少大型划线平台,产品的个别指标超差。在工人们一筹莫展时,牛新民主动拿起卡尺,测量、划线,带领工人们重新配装,最终得到了合格的产品。

2017年冬天,在一个改造项目中,牛新民白天坚守在寒冷的维修大厅,晚上又埋头整理技术数据,梳理工作情况和第二天的工作计划。经过这样3个月昼夜不停地连续奋战,该任务终于圆满完成。

牛新民常说,不要埋怨岗位平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对、做好每件事,就是不平凡。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正是靠多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牛新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成绩,结出累累硕果,先后完成了型号运输装填车、工艺拖车、工具车、方位机构、挂车底盘、气源车、保温运输车、结合车、公路运输车等多个装备产品,为贵州特车的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生匆匆,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满怀航天情,牛新民将继续做好3个“员”,在后勤装备研发的大道上砥砺前行,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文/刘玉国)